重慶市人大代表、墊江縣委書記
墊江以“四大工程”為抓手 持續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量近日,重慶市人大代表、墊江縣委書記毛平接受人民網專訪,就新一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產業突破、農文旅資源整合、升級城市品質等方面情況做了介紹。
新的一年,墊江設定了怎樣的預期目標?
新的一年,我們設定了“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以上”的主要預期目標。具體抓手上,就是堅持穩進增效、除險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強企工作導向,堅持把高新區、東部新區、明月山鄉村振興示范帶、交通物流樞紐這“四大工程”建設作為全縣發展的“主引擎”“火車頭”、經濟工作的“主戰場”“主平臺”,全力以赴推動產業突破、擴大投資促進消費、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開放創新、防范化解風險、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工作落地落實、見行見效,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2023年重慶市提出全力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墊江縣在先進材料、食品藥品及農產品加工、汽摩裝備等產業領域有先發優勢,如何在推動產業突破上見成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產業突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基礎和核心動力。我們將大抓工業這個硬支撐,深度融入“長涪墊梁”先進制造業集聚板塊,拓展升級園區平臺,努力創成市級高新區、啟動國家級高新區創建,加快推進“三個園中園”建設,做大做強以新能源材料、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天然氣化工為重點的先進材料產業,以休閑食品、現代中藥及中成藥為重點的食品藥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以智能閥門、汽摩零部件為重點的汽摩裝備產業,加速產業集鏈成群、推動企業創新轉型,著力打造重慶萬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重要承載地;穩住農業這個基本盤,加快推進“五個萬畝級”建設,不斷發展壯大牡丹、芍藥、水稻制種等特色產業,確保農業地位、區域排位穩步提升;激活商貿這個增長點,提檔升級明悅天街等核心商圈,全面建成渝東農特產品電商物流產業園,全面運營渝東國際農貿城、渝東國際汽貿城,不斷增強區域集聚輻射能力;培育文化產業這個新變量,完善文化產業扶持政策,積極發展文創產業和新型媒體、智慧廣電、數字出版等新業態,打造新的文化產業優勢。
墊江縣的“兩朵花”(牡丹花、石磨豆花)蜚聲中外,墊江縣將怎樣整合農文旅資源,著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民周末“微度假”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兩大目的地?
深入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墊江有資源、有基礎、有前景。我們依托明月山沿線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按照“山上文旅、山下產業”的發展思路,在高起點、高水平做好頂層設計的基礎上,提速推進項目建設、景點打造。去年完成天香路提檔升級,建成投用房車露營基地項目5個,簽約入駐全國民宿頂尖品牌裸心集團,創成市級旅游度假區。今年,我們將繼續深耕山水牡丹、石磨豆花兩大特色品牌,新建成峰門驛站精品民宿、天池壩露營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明月竹鄉、巴谷·宿集(二期)等項目,提檔升級愷之峰、中華仙草園、明月花谷等旅游景區,市場化運營明月山青少年綜合研學訓練營地,豐富“營地+景區”“營地+民宿”“營地+研學”等模式,大力推動農文旅產業高端化、精品化發展,不斷提升墊江吸引力、輻射力,讓墊江近悅遠來。
近年來,墊江縣在積極承接國家和全市重大生產力布局,以及東部地區、沿江地區產業轉移方面取得不錯成績,未來怎樣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川渝合作標志性成果?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既是重大機遇,也是共同責任。我們將堅持以市委“一號工程”為總牽引總抓手,以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為平臺支撐,共抓規劃落實、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積極承接國家和全市重大生產力布局,以及東部地區、沿江地區產業轉移,大力實施明月山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龍溪河生態修復綜合整治等4個共建項目,全力打造唱好“雙城記”的橋頭堡,努力爭取成為帶動川東北渝東北一體化發展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
近年來,墊江縣大力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打造全市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地”,今年將從哪些方面入手,大力升級城市品質,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
我們將一以貫之把提升城鄉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好城市提升和鄉村振興“兩個基本面”,致力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上見成效。城市提升方面,一手抓好東部新區建設,不斷完善新區配套功能,有序做好新區開發經營,高質量完成三合湖濕地公園提檔升級,建成投用展覽館、體育館、游泳館、旅游集散中心、愛琴海購物公園等項目,開工建設企業總部園、牡丹文化公園等項目,推動城市會客廳、形象展示地建設邁出更大步伐;一手抓好舊城更新行動,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城市節點、城市公廁改造和停車場建設,全面完成“迎春里”城市更新項目,著力打造成為具有墊江歷史文化底蘊的巴渝老街。
同時,著力推動城市“一網統管”、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優質公共服務均衡共享,讓城市更加宜居宜業。鄉村振興方面,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堅持“點、線、面”協同推進,“點上”深入推進“3+10+26”試點示范,“線上”突出抓好明月山鄉村振興示范帶、龍溪河流域現代農業示范帶、長壽湖灣區旅游度假帶建設,“面上”統籌抓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著力創建一批巴渝和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