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是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一項基礎性工程。目前,我國正在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力爭到2022年底完成普查任務。
18日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普查辦”)等部門的負責同志介紹了主要情況。
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普查辦主任鄭國光表示,這次普查的主要目標包括:摸清自然災害風險底數,全面獲取全國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和草原火災等六大類22種災害致災信息,以及人口、經濟、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三次產業等重要承災體信息;把握自然災害風險規律,提出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和防治建議;構建自然災害風險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形成分區域、分類型的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基礎數據庫。
鄭國光介紹,普查分為前期準備、試點“大會戰”、全國試點、全面展開等階段,“經過各方面努力,普查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2021年將鞏固普查試點成果,全面開展全國普查工作。”
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司長于海峰表示,在調查的基礎上,將形成全國—省—市—縣四級動態更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數據庫,編制四級地質災害風險區劃和防治區劃,為各地防治地質災害提供依據。
中國氣象局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志華說:“開展氣象災害風險普查,可幫助我們摸清各類災害性天氣可能致災的風險點、風險區域和致災閾值,推動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業務發展,也可指導全社會科學設定各區域基礎設施的氣象災害防御標準,提高抵御氣象災害的能力。”
這次普查還將對城鄉房屋建筑單體逐棟定點定位,并采集災害風險屬性信息,首次實現對全國城鄉房屋全面調查。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20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