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40年,一座鐵路小站
三江站,一個坐落在重慶市綦江區的鐵路小站。這個在老川黔線上的車站,是當年大渡口鋼廠運送鐵礦石及煤炭而修建的支線,曾繁盛一時。
如今,僅剩下一趟綠皮慢車停靠,通向貴州遵義。
59歲的王明利,是三江站副站長。今年是他在小站工作的第40個年頭,也是他工作的最后一個年頭。
傍水而生的火車小站
1981年,王明利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從一名扳道員干起,開啟了他的鐵路生涯。
先后從事過連結員、信號員、助理值班員、車站值班員和副站長。
俯瞰三江站。蘇志剛攝
三江站,坐落在重慶市綦江區三江街道,車站的名字透露了它靠近江河的地形。也正是面前這條綦江,讓車站職工上下班,要通過“水路”轉到陸地。
“坐船上班,不用去威尼斯,在三江站也可以。”車站前的綦江,雖然給職工帶來了交通上的不便,但也增加了乘船的樂趣。
過江的船,最初是只能搭載十個人的“烏篷船”,幾經更換,今年換成了可以搭載三四十人且更安全的“水中巴士”。
“船家”換了一個又一個,王明利卻還在。
王明利坐“水中巴士”去上班。蘇志剛攝
王明利在火車站工作的40年,遇到過2次大洪水淹了鐵路和地下通道,渡船也停止運行。回家要繞道,買菜也遠了。大家開始在車站附近的空地種菜、養雞鴨鵝,在心里把車站也當成了家的一部分。
8月的重慶,時而驕陽似火,時而暴雨不斷。王明利每次坐船時,總要和現在的船工老霍聊聊天,如果有暴雨預警,他臨走時總要囑咐老霍幾句,“暴雨要來了,多注意安全”。
小站的變遷
三江站是川黔線上的一個中間站,車站是一個多方向站,鐵路在這里一分為二,一邊是涪(陵)三(江)線,一邊是川黔線。
作為川黔鐵路支線的一段,三萬南鐵路是連接重慶市綦江區和南川區的地方鐵路,起點就是三江站。1965年,川黔線開通,小站就進入了繁盛時期。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名員工。
三江站。蘇志剛攝
王明利在這里有他最深的記憶。
車站最繁盛的時候,除了有貨運車,還有4趟旅客列車在此停靠,分別到廣州、西安、貴陽、昆明。每天十多車次經過小站。
一列旅客列車到站后,人山人海,全靠車站的職工把旅客推上去。此刻,車站的職工們,都停下手中的活兒,幫乘客上車、提包、找座位。
賣泡面和拿著水壺的人,在窗外努力地吆喝著、奔跑著。回憶起車站的過往場景,王明利感慨萬千。
當時人少,調車組只有2人,一個調車長,一個連結員。
王明利從事連結員的時候,車站還有貨運列車,調車工作也很繁忙,指令并不像現在通過對講機發送,而是白天用手動信號,晚上用信號燈。手腳并用、“穩扎穩打”,才能確保調車作業安全。
干完一天的活,就像跑了一場馬拉松比賽,王明利說,那時的愿望很簡單,下班的時候,只想好好躺著休息。
小王變成了老王
王明利一家都是鐵路人,他在車站和工務工區的人很親近,時間匆匆流逝,他對許多熟人的稱呼由“小李”“小張”變成了“老李”“老張”,而自己也變成了“老王”。
由于社會的發展,行業的轉型,沒有了貨運的三江站,從三等站降級為四等站。
隨著渝貴鐵路的開通,如今,車站僅剩下一趟慢車停靠,一周發三次車,乘車的大多是附近的居民。車站再也沒有昔日熱鬧的場景,曾經人山人海的候車室,現在也變成職工的間休室。
王明利與同事們。蘇志剛攝
王明利經歷了小站在歷史中的變遷,也度過了自己大半生,小站從每天的人山人海到人影稀疏;從肩擔重任到如今的一輛慢車經過;從調度靠嘴喊、靠手勢信號,到使用科技設備……
小站卸下重任,王明利翻過今年也要退休了。
像老王這樣五十多歲年紀的人,車站還有幾個,他們有的在信號樓監控調度車輛進出信號,有的在站臺服務群眾和乘客,在各自崗位,用一生堅守著鐵路小站,為鐵路線的暢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