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居民生活更幸福
人民網重慶2月17日電 正月迎春,家家戶戶喜氣盈盈。在重慶市沙坪壩區美麗陽光家園社區的廣場上,居民們曬著太陽,拉著家常。
“老熟人來了,年過得好呀!元宵節怎么過呀?”社區黨委書記黎雅紅進行日常巡查走訪,大伙兒圍攏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熱鬧非凡。
如今的社區里,和諧安逸氛圍彌漫,這一切來之不易。黎雅紅介紹,社區是重慶市級公租房項目,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總人口3.5萬余人,外來人員多、特殊群體多,人員結構相對比較復雜,管理難度大。
社區工作人員用“繡花”功夫,細耕治理,黨員帶頭,合力擰成一股繩,讓社區變得柔軟有溫度,讓居民成為社區最美的風景。
紅巖志愿者為居民服務。井口街道供圖
織密“小網格” 社區黨建創新招
“張婆婆,您的養老保險信息已經核實沒問題,可以正常使用。”網格員小吳說。協調處理鄰里關系,幫助居民解決困難,協助管理社區公共事務,在美麗陽光家園社區,每個兼職網格員下班后,依然在為百姓的事情忙碌。
這種常態化的措施,源自美麗陽光家園社區創新社區治理機制,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
網住生活中的疑難雜事,兜住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從機制上,為高質量生活護航。該模式充分整合了社區黨員、居民、物業公司等社會力量,組織96名網格員,創建32個樓棟的微信服務群,搭建起“社區黨委-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責任區”四級組織架構,將轄區劃分為5個黨建網,17個黨建格,讓“最后一公里”變成“最暖一公里”。
此外,社區黨支部、物業服務企業、房屋管理中心成立聯合黨支部,共同構建“社區治理+房屋管理+物業服務”三級聯動體系,每月定期召開“碰頭會”,讓問題不留死角。
社區黨群服務站為群眾辦實事。井口街道供圖
社區治理出實效 服務居民零距離
“現在我們這兒,一切都是小事不出社區,大事共商議。”社區居民黃婭說。在社區黨支部的指導下,居民共同商議社區公共事務,群眾訴求當面講,落實問題面對面。
以養老問題為例,社區通過“互聯網+智慧養老”的方式,打造特色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為獨居老人配備具有定位功能和緊急救助功能的智能化腕表或老人機,對住房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為他們創造更優質的居住環境。
“對于公租房小區人員流動性大,居住結構復雜,社會矛盾較多等特點,社區以‘零距離’為切入點,用‘文體參與法’‘敲門服務法’‘小事關愛法’等數十種服務工作法,拉近鄰里距離,形成和諧氛圍。”黎雅紅說。
把活動開在居民樓下,成為美麗陽光家園社區的常態。
當前,社區成立了春秋藝社、陽光家園水兵舞隊等21支文體團隊,已開展文藝表演、運動比賽、黨史專題宣講等50余場社區主題活動。此外,社區還打造陽光書屋,收集350余冊圖書,征訂10余種報刊雜志,提供閱讀平臺,進一步培養群眾閱讀習慣。
紅巖志愿者幫助居民出行。井口街道供圖
實現“微心愿” 志愿服務暖人心
“大家使用電熱器要注意安全。”“現在可以手機預約打疫苗加強針。”社區常有身穿紅色馬甲的紅巖志愿者,對過往的居民宣傳。他們常年在社區的黨群服務站輪流值班,為小區居民收集社區整改意見、提供飲水充電、政策咨詢等便民服務。
除了提供站內服務外,社區居民可以通過微黨建APP,預約下單個性化服務,由“居民點單”“陣地派單”“組織接單”幫助完成家庭醫生服務、疫苗接種護送、疏通下水道等服務。
自黨群服務站運行以來,紅巖志愿者們共收集213條居民意見建議,并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解決道路破損、邊坡垮塌等群眾反映的206個熱難點問題,累計受益10000余人。(劉政寧、黃亞輝、胥世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橋隧錯峰通行一年 平均車速同比提升20.2%
- 人民網重慶2月17日電 (劉政寧)2021年3月1日起,重慶市正式實施中心城區高峰時段“15+1”橋隧錯峰通行方案(以下簡稱“錯峰通行”)。運行近一年來,經重慶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會同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市交通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等有關部門,以及市城市研究中心、重慶交通大學、市交通規劃研究院等專業機構共同分析評估,表明橋隧錯峰通行實現了“一下降、兩提升、三改善”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