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坪街道:打出監管“組合拳” 筑牢“九小”場所安全堤
人民網重慶2月21日電 “九小”場所由于點多、面廣、人員密集,是基層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難點、痛點。如何最大限度消除“九小”場所各類安全生產事故隱患?鐵山坪街道探索出“1311”安全監管工作模式,為扎牢“九小”場所安全網提供了有益借鑒。
摸清“九小”家底找準安全監管短板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鐵山坪街道“九小”經營場所——小學校或幼兒園、小醫院、小商場、小餐飲場所、小旅館、小歌舞娛樂場所、小網吧、小美容洗浴場所、小生產加工企業等,猶如雨后春筍迅速激增,截至目前,街道“九小”經營場所達1024家。
為摸清“九小”場所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街道對全轄區“九小”場所進行全方面摸排,找準問題癥結,深挖問題根源。
從“九小”場所層面看,多以家庭式經營管理模式為主,體量大分布廣、經營場所小、人員密集,安全生產條件差且隱患突出。一些經營者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導致主體責任履行不徹底,難以實現安全生產的閉環管理。“以消防為例,‘九小’場所普遍存在消防通道雜物堆放、滅火器失效、應急照明設施損壞等現象。一些場所受制于資金消防設施的投入不足,消防安全責任和措施得不到落實,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從監管層面看,主要存在監管隊伍、監管裝備滯后于轄區監管需要和執法體系改革與現實監管需求存在矛盾沖突三大問題。”街道負責人進一步分析道,基層監管隊伍存在人員不足、專業不強、業務不精、流動性大等問題。
“1311”安全監管工作模式筑牢安全之堤
“九小”場所生產經營主體大量涌現,在為城市的經濟發展與勞動就業做出貢獻的同時,也給基層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帶來了極大挑戰。如何解決好發展和安全穩定這一對矛盾,是基層黨委政府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和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鐵山坪街道創新推出“發放一份安全生產告知書,建立報告、檢查、巡查三個工作機制,簽訂一份安全生產責任書,實現與一家安全服務機構結合”的“1311”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模式。
街道將轄區“九小”場所進行分類,按行業不同設計各有側重的“安全生產告知書”,對生產經營所需要遵守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提醒告知、對經營者須履行主體責任提醒告知、對經營者違法處罰提醒告知,對事故發生率較高的裝飾裝修等問題要求經營者事前報告提醒告知。
通過發放安全生產告知書,街道實現對轄區“九小”場所經營者安全生產“應知應會”內容的告知全覆蓋。
同時,街道建立報告、檢查、巡查三個工作機制,采取不定期、全覆蓋的方式,對轄區“九小”場所安全生產進行無縫監管。“通過建立三個工作機制,形成了‘主動報告+檢查監督+不定期巡查’的‘九小’場所安全生產閉環監管模式,實現了轄區安全生產信息收集全覆蓋、安全排查全覆蓋、安全檢查全覆蓋、安全巡查全覆蓋、安全整改全覆蓋。”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街道通過簽訂1份安全生產責任書,壓實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通過建立“一個結合” ,即街道、第三方安全技術咨詢、服務團隊相結合,實現轄區安全生產監管專業化信息化全覆蓋。
安全隱患整改率達98%以上
據悉,在2021年,街道投入20余萬元,引入專家服務,推動形成了“政府+專家+企業”基層安全監管機制,對轄區“九小”場所安全生產進行“體檢”及常態監管。街道通過充分發揮第三方的技術、人才優勢優化“九小”場所監管方式,借助專業力量,彌補監管能力弱、排查整治隱患不徹底等工作短板。同時,街道針對“九小”場所查找出來的隱患開出整改意見書,相關科室進行跟蹤督辦,再組織專家和科室復查復改,最終形成“場所、專家、街道”三方簽字認可的“問題三聯單”,確保了整改一個、銷號一個,安全隱患整改率達98%以上。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近1年的試行,“九小”場所的安全事故得到了遏制,由此街道將該模式向工貿等企業全面延伸,實現轄區市場經營主體安全監管全覆蓋,取得了“摸清了家底、查出了隱患、提升了能力、降低了事故”的效果,特別是攻堅解決了兆隆輸油管道隱患整改等重大安全隱患頑疾,為轄區提供了安全穩定發展空間。(劉政寧、馮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