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統計局發布《十八大以來重慶“三新”經濟發展情況報告》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帶動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
市統計局10月15日發布的《十八大以來重慶“三新”經濟發展情況報告》顯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三新”經濟,對重慶經濟增長貢獻不斷提高,持續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產業>>>
一二三產業各領域亮點紛呈
截至2021年底
農業
全市農業播種面積達90.89萬畝
全市建成智慧農業試驗示范基地240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個
全市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153.6億元,近5年年均增長48.4%
工業
全市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年均增長32.2%,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全市工業投資比重達到26.2%
全市筆記本電腦年產量達到9385.29萬臺,全球每3臺筆記本電腦中就有1臺產自重慶
生產集成電路54.78億塊,液晶顯示屏3.65億片,智能手表1847.27萬個
服務業
全市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收同比增長17.5%
新服務企業營收同比增長30.4%
新服務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1.6%
新業態>>>
電子商務高速增長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截至2021年底
電子商務
全市網上零售額達到963.30億元,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7%
全市郵政業務數額達到163.19億元
數字經濟
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7.2%
尤其是2018-2021年,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16%
大數據智能化
全市認定126個智能工廠、733個數字化車間,累計實施4700多個智能化改造項目
“兩化融合”發展總體水平指數達到60.7,列全國第7位
新模式>>>
創新型企業大量涌現 研發創新投入顯著提升
截至2021年底
高新技術企業
全市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達57.88萬戶
一批科技企業、新興經濟成長迅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分別增加到118家、5108家、3.69萬家。
研發創新投入
全市研發經費投入達到603.8億元,是2012年的3.8倍
建成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220個
市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64個。
(記者 夏元 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