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懸崖”邊上的孩子拉回來
——重慶專門教育一線觀察
銅梁區全德學校的學生正在上課。
長壽區晟霖學校學生創作的美術作品。記者 何春陽 攝/視覺重慶
●2023年1月19日出臺《重慶市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在合川區、銅梁區、璧山區、江津區、萬州區、黔江區、豐都縣、南川區各建設1所專門學校,長壽區、墊江縣、涪陵區等區縣充分利用現有閑置校舍改建專門學校
●第一批9所市級規劃專門學校已全部完成建設(改擴建)并招生,招收已滿12周歲不滿18周歲、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和檢察機關決定相對不起訴、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人
11月28日,九龍坡區某教育培訓機構的美術教室里,老師吳劍峰(化名)給學生出了一個開放命題:畫出一個你感恩的人。課后,他給曾經的老師顧學麗撥去電話向她問候,并聊起了自己的近況。
誰能想到,8年前,吳劍峰曾是一個“問題少年”,因參與盜竊被送到合川區臨渡學校學習,顧老師就是當時的老師之一。他說,正是在臨渡學校近兩年的學習徹底改變了他。
合川區臨渡學校是一所堅持教育矯治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公辦專門學校,至今已開辦40余年,幫助3900余名“問題少年”重獲新生。在重慶,像這樣的專門學校現在有12所。
隨著社會轉型加劇,未成年人的成長之路面臨著更多的誘惑與挑戰。這個群體心智還不成熟、人格尚未定型,既不能“一判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未成年人保護和犯罪預防,成為一個嚴峻而緊迫的社會難題。
如何讓迷失的“小野馬”重回正道?近年來,重慶加強專門學校建設管理,提升教育矯治水平,成效明顯,走在了全國前列。記者近日實地走訪我市部分專門學校一探究竟。
提升硬件讓“問題少年”有機會得到“救贖”
“以前那些娃兒有好調皮,為了出校門,翻院墻、搶鑰匙……啥子方法都用上了。”回憶起2000年初的值班經歷,合川區臨渡學校老師蔡清明還心有余悸。
過去,重慶專門學校的硬件條件特別是安保設施比較滯后,一些學生進校不久就能摸清門路,臨渡學校內時不時會上演“鬧劇”。
“學校以前沒有監控設施,得24小時值守,老師輪著值夜班,經常遭學生‘整’。”蔡清明話鋒一轉,“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學生好管多了,以前那種情況再也不可能發生了。”
臨渡學校從1980年創辦以來,1989年、2014年、2024年先后三次搬遷,從設施簡陋的農場一路搬到如今環境優美的小溪邊,安保設施也今非昔比。
最明顯的就是2013年前后。政法力量介入專門教育管理,不僅完善了校園安防監控設備,還在校設置警務支隊,配備民警,切實加強了學校的安保力量。
頭頂上長出的“天眼”和近在咫尺的警務力量,讓在校學生不敢輕易胡作非為,學校的教學管理秩序得到了保障。
2024年,學校遷至臨渡村后,在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持下進行升級翻新,進一步提升了校園的硬件設施。
11月下旬,記者來到合川區臨渡學校。教學樓外墻上“教轉一個孩子、挽救一個家庭、托起一片希望”的辦學理念特別醒目。課堂上,學生身著統一校服,聽講時腰桿挺得筆直,不時低頭做筆記;下課后,學生認真做好課間操,也會在教室里嬉笑打鬧。
在學校副校長蘭夢寧看來,創造一個安全、舒適、溫馨的矯治教育環境,是專門教育的應有之義,而讓每一個“問題少年”都有機會得到“救贖”,則是專門教育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學校教學樓大廳墻上有一副楹聯——“半步臨淵誰渡我,一朝展翅志凌云”,正是吳劍鋒等學生命運的真實寫照。他們沒有被放棄、被縱容,這個短暫的“容身之處”給他們帶來的光,不僅點亮了他們眼前的路,也會照亮他們今后的人生。
少年“摩托大盜”走出專門學校后勸昔日“小弟”收手
在北碚區蔡家街道派出所,“摩托大盜”李凱(化名)曾經讓人很頭疼。
2019年,13歲的李凱偶然結識了一位盜車“老手”,學會了各種撬鎖偷盜技巧,以及如何快速逃離現場。短短一年時間,他就在蔡家街道創下了盜車300余輛、價值200多萬元的驚人“紀錄”。
蔡家派出所民警多次抓獲他偷盜摩托車、打群架、賭博,苦口婆心地教育他,沒想到上午抓、下午放,晚上他又故伎重施。
為了讓他與同伙斷絕來往,幫他明事理、走正道,蔡家派出所副所長胡宗國便與其父母商定,把他送到銅梁區全德學校接受專門教育。
剛進校的時候,李凱態度還很囂張,無視師長的教誨。此后的一年,李凱經歷了人生中極為艱難和深刻的轉變。這些轉變,緣于溫情感化,也與震懾力量有關。
那段時間,老師們耐心地嘗試用各種方法引導他。心理輔導老師趙丹多次與他深入溝通,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和內心真正的需求;行為訓練老師周何通過嚴格的訓練,幫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自律意識;駐校民警王躍忠則找準時機給他普及法律知識,讓他明白犯罪的嚴重性和后果。
想要打開一個人的心扉,必須真心待人。當看到李凱對母親不尊重時,王躍忠嚴肅批評,并給他講古人的孝道故事;當看到李凱在寒冷的冬日只穿一件薄外套,冷得直哆嗦時,他又會將自己的棉襖脫下來,強行給孩子穿上……
各種軟磨硬泡、旁敲側擊,李凱終于幡然醒悟,明白了什么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非善惡。
全德學校還有“撒手锏”,那就是法律震懾。
在學校的教學樓一樓,設立了多個部門的駐校工作室。其中,銅梁區人民法院在此設立的“全德護苗法治教育工作室”和“全德護苗法庭”,在警示教育“罪錯少年”方面十分奏效。
銅梁區人民法院會選取青少年比較容易接觸或可能沾染的常見刑事案件,以及涉及家庭糾紛的相關民事案件,到“全德護苗法庭”進行審理,組織在校學生到場觀摩旁聽,用真實案例對學生開展法治教育。
“千萬不要學我,一定要遵紀守法!”一次庭審中,被告人在法官當庭宣判后,泣不成聲地勸告在場學生。潛移默化中,法治觀念深入學生心里。
學校還有一個傳統,就是讓學生寫日記,這是老師了解孩子思想動態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很多學生記下了旁聽庭審的感受:“令我記憶最深的是,被告站在被告席跟我們說,他就是讀書少了,這句話讓我思緒萬千。”“看到這些接受審判的人,我才明白自己以前做過的事是多么愚蠢無知。”“我下定決心不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了。”……
“每個孩子的問題不一樣,但我們的解決思路是一樣的,就是精準抓住每個孩子的‘點’,既要發自內心地關心關愛他們,讓他們重拾信心,同時也要用各種法治課堂讓他們牢記法律紅線,劃清行為界限。”全德學校副校長宗和富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凱對全德學校的態度從抵觸變為接受,最后變成感恩。他仿佛脫胎換骨一般,不再囂張跋扈、目中無人。以前的小弟請他“出山”時,他苦口婆心地勸他們“收手”。蔡家街道再沒發生過一起摩托車被盜案,原來的“摩托大盜”徹底“金盆洗手”。
一次特別的參觀活動讓很多學生不再目中無人行為乖張
要挽救“問題少年”,也要防范未成年人變成“問題少年”,這是政法戰線保護未成年人的一大準則,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心愿。長壽區晟霖學校正在努力把這個心愿變成現實。
今年4月24日,晟霖學校打開大門,歡迎前來參觀的長壽區晏家中學的30余名學生,他們以往都有過“不良行為”的表現。
剛進校門,這些學生就接受整隊訓練規范站姿,然后排隊依次參觀寢室、觀摩課間操,接著帶至“反省室”進行15分鐘體驗,最后以觀看法治教育短片結束當天的活動。
返校路上,這些學生的紀律性非常好,完全看不到平日的乖張行為。
為拯救更多在“懸崖”邊徘徊的孩子,也是保護更多無辜的“花朵”,今年夏天,長壽區晟霖學校還建設了一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基地內設置了未成年人犯罪、校園霸凌、禁毒教育、網絡安全四個“非法之地”板塊,巧妙地融合了法律知識科普和實際案例分析,通過科技手段和互動形式,將復雜的法律知識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
11月5日上午,長壽區八顆九年制學校14名學生來到晟霖學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帶隊的王宗玉老師說,在“毒品·非觸碰之地”板塊,尤其是“如果你吸毒”AI模擬互動程序前,學生的反應最為明顯。看著屏幕里的自己逐漸變得五官坍塌、面容扭曲,他們陷入沉思,神情也變得嚴肅而凝重。返校后,好幾個學生在作文里寫道:“不能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不能吸毒,人吸毒后的變化太可怕了。”
不到半年時間,長壽區內已有8所中小學的300余名師生到此參觀學習。
“未成年人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姜天波表示,重慶高度重視關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將加強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作為未成年人保護和犯罪預防工作體系重要基礎,納入一體推進平安重慶、法治重慶建設總體布局。截至目前,全市專門學校已成功教育矯治4000余名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幫助他們挺直腰桿重新回到普通課堂或服務社會。(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何春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