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學之趣”開“世界之窗” 重慶一中舉行第五屆“作家進校園”活動
12月21日,由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與重慶一中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作家進校園”活動在重慶一中舉行。此次活動以“文學趣味與世界的入口:通向認知世界之路”為主題,國內眾多文學大師共話文學與世界,為現場師生帶來一場多維度的文學盛宴。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習讀文學經典,是一場與自我對話,與自然對話,更與世界對話的歷程。”重慶一中校長毛明山主持活動,對活動主題作了進一步闡述。
重慶一中校長毛明山主持活動。曾英豪攝
“學校全面實施全科整本書閱讀,成功申報重慶市語文課程創新基地,被評為全國最美校園書屋。”重慶一中黨委書記唐宏宇在開幕式致辭中就一中的文學開展情況作了介紹,他表示,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對重慶一中的文學教育提供了全面的指導和幫助,“經過多年的努力,文學教育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成為重慶一中一張具有鮮明辨識度的教育名片”。
重慶一中黨委書記唐宏宇致辭。曾英豪攝
“我們的主要工作除了校內的文學教育,社會的文學交流,國內外的文學交流,還有很重要的一個使命,就是社會服務。”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張清華表示,與重慶一中的合作既是文學教育的工作,也是社會服務的工作,希望通過雙方開展的活動,給學生的閱讀、寫作與成長帶來更多幫助。
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張清華致辭。曾英豪攝
圓桌文學對談環節,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深入探討了語文學科的基礎性與文學在認知世界中的作用。他提到:“語言能力的高低,決定思維能力的高低,理解世界能力的高低。”并以“麗江的水是從哪里來的?”為線索,闡述了自己創作散文《一滴水經過麗江》時的經歷,展示了如何通過文學打開世界的多重入口,從而在其中得到啟迪,拓寬認知視野。
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李洱談到文學在思維發展中的作用,以白居易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為例,表示在短視頻流行的趨勢下,人們可以獲得該詩句的直接圖像,缺少了思維訓練的過程,容易使語言能力和想象力退化。他建議,要多讀經典文學作品,培養把文字轉換成圖像、世界的思維習慣,鍛煉思維與想象力的深度、廣度,才能提升認知世界的能力。
“我們離大自然越來越遠,而文學能把大家從焦慮中、壓力中引出來。”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關仁山提出,文學能夠幫助人在焦慮的狀態下釋放心靈,并通過文學的碰撞與積淀,形成一種“智慧感”來看世界,打通自己的生命通道。
著名詩人、魯迅文學獎得主臧棣認為,文學可以使人透過“世界的硬殼”,跨越時空、文化與作者實現靈魂的互通,因此在閱讀時要將精神完全浸潤進去,才能獲得更豐富的生命體驗,在一片純粹的心靈世界中見山、見水、見天地。
著名作家王威廉認為,在文學寫作中,相比于用華麗的辭藻去裝飾,將世界建構得清晰、生動更加重要。他建議學生,不要只把文學當成書本上的東西,要真正地睜開雙眼去觀察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
圓桌文學對談環節。曾英豪攝
隨后,在交流環節中,學生們踴躍提問,話題包括了文學與生活的關系、小說寫作對學習的幫助、如何平衡興趣與學業等,文學大師們分別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答,現場掌聲不斷。
據悉,活動當天還分別設置了以“如何讓讀寫超越認知”“這個時代的閱讀和寫作”“我要更多的細節”“寫作的秘密”為主題的1場教師工作坊與3場學生工作坊,邀請了多位作家、詩人展開文學交流與分享。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一中是莫言擔任主任的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校園寫作種子計劃學校,自2015年以來,先后組織了4次大型的作家進校園活動,共邀請了30余位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到學校開展文學交流活動,輻射影響了50余所學校,有力地提升了學校及地區文學教育的氛圍,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袁杰、實習生梁雨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