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縣雞鳴鄉金巖村,村民在貢茶種植示范園里除草。(本報資料圖片)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入夏時節,城口縣修齊鎮枇杷村三社的100余畝魔芋種植示范地里,魔芋在陽光下舒展著巨大的葉片。
村干部告訴重慶日報記者,這些地原本是撂荒地。在“三變”改革中,這片撂荒地按每畝1股作價,成為村里合作社的股份,今后每年都能為入社的農戶帶來分紅。
近兩年來,城口縣通過“三變”改革,利用撂荒地發展起特色產業,為當地農民帶來租金、分紅等多項收入。
土地是農業發展之基。由于城口縣不少農民外出務工,留在家的村民往往缺乏勞動力,一些地理位置差、坡度大的零碎土地容易成為撂荒地。
近年來,城口縣因地制宜,多舉措統籌利用撂荒地。該縣農業農村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對于地勢平坦的撂荒地,盡快復耕,優先用于糧食生產;對丘陵地區的撂荒地,根據條件,發展糧食、特色水果、中藥材、茶葉等生產;對季節性撂荒地,指導農戶種植綠肥等養地作物,提高耕地質量。
在雙河鄉天星村四社,連片的30余畝食用菌種植大棚內,十來個村民正在采摘新生出的香菇。這一片大棚由村里的藝農園專業合作社負責生產、經營,每天要雇用不少村民來采摘香菇。
“原來我家撂荒了7畝地。”60多歲的脫貧戶徐東定說,因身體等原因,幾年前他就不再種植那些零碎的土地,“沒想到現在全成了種菌子的大棚。”
2019年,村里建起專業合作社發展食用菌,需要流轉土地。徐東定爽快地將7畝地流轉出去,每年每畝有300元租金,流轉期限為10年;土地經營權作價入股,他也成了合作社的“股東”。
這樣,徐東定不僅每年可以獲得租金,還能獲得分紅,同時還可以在食用菌大棚內打工。
現在,每年7畝地能為他帶來五六千元的收入。“現在地沒有荒,人也有事干,多好哇!”徐東定很滿意。
據了解,在撂荒地的利用中,大多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實施。他們結合本村實際發展特色產業,并吸納了大量村民就地務工,讓撂荒地成為不少村民的務工地。
高山地區往往是出現撂荒地的重點區域。城口不少鄉鎮結合本地實情,流轉撂荒地發展起農旅融合的新型產業,為農民增收。
明通鎮龍泉村位于高寒山區,原來只能種植玉米、紅薯等傳統糧食作物。“村里發展農業生產的條件不如山下,加上很多村民都進城居住,全村有100余畝土地撂荒。”村支部書記徐術坦言。
去年,該村結合國土整治,將100余畝種植條件不佳的撂荒地改造成能保水保土的田土,打造連片標準化生態茶園。這些整治后的茶園,按每畝1股的方式加入村里成立的云縫里種養專業合作社,撂荒的土地成了村民增收的資源。
今年3月,合作社引入的白茶種苗全部完成移栽,茶園內的人行步道已逐一硬化,并請來設計師在茶園內增建涼亭、休憩桌椅等設施。目前,具有休閑功能的茶園已逐漸成形。
徐術表示,由撂荒地改成的茶園,不僅將成為城口縣南部茶葉的生產基地,未來這里還將發展以茶文化為核心的旅游景點,并與周邊景點形成環線,走農旅融合的路子,防止撂荒地反彈。(記者 羅蕓)
汽車行駛在重慶市黔江區中塘鎮雙石村的“掛壁公路”上。楊敏攝 重慶黔江:“掛壁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力度,在峽谷、溝壑、懸崖、絕壁上修建了一條條“掛壁路”“盤山路”。…【詳細】
村民在重慶市墊江縣沙坪鎮畢橋村高標準農田水稻基地用農機收割水稻。龔長浩攝 重慶墊江:農機助秋收 立秋后,重慶市墊江縣45萬畝水稻相繼成熟,稻田到處可見收割機搶收糧食的場景。…【詳細】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 人民網重慶8月20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區市聯袂打造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將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異地辦事服務。 據了解,新上線的“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是為貫徹落實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