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政院《城市設計看山城》系列
聚焦綠色建筑設計 引領城市綠色發展新風尚
作為城市建設的排頭兵,重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市政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市政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綠色設計為核心,助力高水平建設美麗重慶,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市域范例。
近年來,市政院不斷深耕環境工程,將綠色設計貫穿于項目策劃、設計、施工和運營的全過程,在致力于傳統給排水項目發展的同時,陸續開拓了海綿城市、綜合管廊、流域治理等領域市場。
在市政院的技術支撐下,兩江新區悅來新城成功入圍國家級海綿城市試點,璧山區、萬州區、秀山縣等區縣入圍重慶市級海綿城市、綜合管廊試點。不僅如此,市政院先后開展了《重慶市主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重慶市主城西部片區干線綜合管廊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初步設計編制》《國博中心項目海綿城市改造工程》等100余項規劃設計項目,極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
重慶市主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
該規劃建設時間近期至2020年,遠期至2030年。規劃范圍為重慶市主城區,面積5473平方公里,規劃綜合考慮重慶主城區自然地理、氣候水文、地形地質、環境特征、發展需求,針對山地降雨“強度高、歷時短、災害多”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重慶市海綿城市總體規劃目標和措施,并將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作為剛性控制指標納入地塊管控之中。
重慶市主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重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市政設計研究院供圖
在該規劃中,市政院充分考慮了重慶的自然地理、氣候水文、地形地質等條件,制定了“凈、蓄、滯、滲、用、排”的海綿城市建設措施。并結合地形采用“立體綠化”和“高蓄坡滯低緩排”技術,構建了山地特色的立體海綿系統,實現了雨水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這一規劃先后獲得了2016年度重慶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二等獎,2017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二等獎(城市規劃),不僅提升了重慶城市生態環境品質,也為其他山地城市的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國博中心項目海綿城市改造工程
重慶國際博覽中心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核心——悅來會展城,是西部最大的專業化場館。國博中心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則是悅來新城首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建設范圍1.13平方公里。建設秉承“系統考慮、源頭控制、過程管理、監測反饋、高收低用”的設計理念,解決了區域面源污染及積水問題,提供了大量的雨水回用量。
國博中心項目海綿城市改造工程。重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市政設計研究院供圖
項目在設計中,充分利用高程落差進行了整個流域的上收下用;采用國際先進的水動力軟件對管網系統及積水風險進行動態模擬,精準控制高程設計;同時,針對不同結構形式的調蓄回用水池進行示范試點。
為滿足下游雨水回用的水質需求,項目還創新采用了屋面雨水系統改造(消能型雨水花臺)、道路雨水口改造(截污掛籃)、場館入口硬質鋪裝改造(弧形透水帶)、改善水質的滲濾模塊做法等雨水處理工藝,實現了雨水的高效回用。
不僅如此,項目還在濱江公園高填方區域構建了梯級雨水濕地系統,為嘉陵江消落帶形成了獨特的江岸線景觀,為海綿城市建設樹立了典范。
悅來新城會展公園二期景觀補充設計
會展公園二期景觀補充設計工程是重慶首個公園類海綿城市建設項目,也是一個集生態、休閑、雨水資源化利用于一體的綜合性環境工程。項目的落成不僅實現了對雨水的高效收集和利用,也有助于提升悅來新城乃至整個重慶市的城市品質和居住環境,為市民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生活空間。
悅來新城會展公園二期景觀補充設計。重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市政設計研究院供圖
項目位于悅來新城的會展城中部,濱江(嘉陵江)流域排水分區15及20的起端,也是整個悅來山地體系的起端。整個公園依據山勢,利用公園中場地較低的場地和原生魚塘共建立3處主要的雨洪調蓄設施,總容積約7500m3,可有效應對短時強降雨和超標降雨帶來的內澇風險。
同時,項目通過市政雨水截流系統、雨水景觀塘、雨水凈化系統和雨水回用系統等組成的綜合系統,實現了對22.6萬㎡匯水面積、17.8萬m3的全年雨水徑流進行攔截控制,年節約自來水量7.5萬m3,雨水資源化利用率可到21.3%,為山地城市公園類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花溪河綜合整治項目
花溪河綜合整治項目是重慶市貫徹落實“共抓長江大保護”的首批“清水綠岸”治理提升啟動項目。范圍為花溪河全流域,主河道長66.25km,流域面積268.46km2,由東南流向西北,途經南彭街道、界石鎮、南泉街道、龍洲灣街道、花溪街道、李家沱街道。
花溪河綜合整治項目。重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市政設計研究院供圖
內容包括水環境整治、水生態整治、水安全整治及景觀品質提升工程,并配合建設流域智慧水務管理系統。工程重點為小泉支流至入江口段,總長22.5km,項目立項金額45.3億元,采用PPP建設模式。
市政院在設計中尊重流域特色,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實施全過程雨水、污水排放控制,統籌上下游、干支流、地上地下、岸線水體,綜合推進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水景觀、以及智慧水務“五水共治”。
項目實施后,花溪河已逐漸成為魚翔淺底的清澈河流、開放共享的綠色長廊、舒適宜人的生態空間。
溉瀾溪“清水綠岸”治理提升工程
溉瀾溪“清水綠岸”治理提升工程旨在以提升城市品質為宗旨,通過創新技術和智慧管理模式,打造生態宜居示范窗口。
溉瀾溪“清水綠岸”治理提升工程。重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市政設計研究院供圖
溉瀾溪為長江流域的一級支流,起源于人和立交,終于長江,是典型的城市居民密集區城市水體。項目區域為溉瀾溪全流域,總面積約13.65km2,跨三個行政區,其中江北區占1.64km2、渝北區占3.78km2、兩江新區占8.23km2,流域內常住人口24.57萬,治理難度較大。
市政院通過點源(排口及管網整治)工程、內源清淤及箱涵修復工程、水質提升工程、水生態修復工程、岸線修復工程及水體水質監控體系等,從源頭、過程及末端采取綜合措施,全面提升水體環境。通過箱涵內窺與地面外勘雙向協同的方式,24小時在線、分時采樣監測水質水量,對污染源進行全面排查。同時,結合河道走勢及水深,巧妙布置納米曝氣系統,有效提高水體的溶解氧含量,促進水生態系統加速恢復。
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改善了溉瀾溪的水質,把原來的黑臭水體變成了清澈河流,還給居民帶來了清水綠岸的城市水體環境、開放共享的綠色長廊、舒適宜人的生態空間。
綦江區海綿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
綦江區海綿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包含5個規劃區域,總規劃面積31.08平方公里,建設用地面積約26.28平方公里。
綦江區海綿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重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市政設計研究院供圖
規劃旨在綜合采用“凈、蓄、滯、滲、用、排”等措施,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完善生態格局、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加強水安全、保障水資源,建設“具有山地特色的立體海綿城市”。
這一規劃是市政院在綠色建筑設計領域的又一力作。在項目規劃中,市政院充分考慮了綦江區的自然條件和城市發展需求,制定了符合當地特色的海綿城市建設方案。
該規劃具有指導性強、覆蓋面廣、規劃銜接強等特點,與城市總規、控規、排水防澇、綠地系統、水系規劃、道路交通等規劃充分銜接,實現城市規劃區全覆蓋,全方位指導綦江區海綿城市建設。
江津區典型排水分區海綿城市改造建設項目
江津區典型排水分區海綿城市改造建設項目是市政院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的又一重要實踐。項目位于江津區濱江新城雙擁廣場和幾江JJ-04分區,項目設計范圍1.127平方公里。
濱江新城雙擁廣場(面積約21321㎡)作為海綿建設區域,在滿足海綿規劃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布置海綿設施。主要采用的海綿措施為雨水花園、透水邊帶等措施,以滿足指標要求為核心目標。
幾江JJ-04排水分區為老舊城區,面積約0.276k㎡,以解決現狀雨污合流為主,主要通過新建雨水邊溝收集小區屋面、路面雨水,依托現狀調查,結合現狀綠化,進行低影響開發設施布置。幾江JJ-04排水分區一共24個子項目,主要采用的海綿措施為雨水花園、透水磚鋪裝、透水瀝青等措施。
在項目中,市政院結合江津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針對性的海綿城市建設方案。通過改造和建設一系列海綿設施,實現了雨水資源的有效收集和利用,提高了城市排水系統的運行效率和防洪能力,促進了江津區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
在綠色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市政院在綠色建筑設計領域的持續創新和深耕細作,不僅推動了重慶城市的綠色發展進程,甚至也為全國的綠色城市建設提供了重要借鑒。
展望未來,市政院將繼續秉承綠色發展的理念,勇于開拓,創新實踐,不斷推動綠色設計創新和技術進步,為推動綠色發展、構建美麗中國,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寧菁雨、張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